您所在的位置: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 > 

地衣的形态特征

2016-11-03 10:10:00 | 来源: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官网 | 责任编辑: 胡俊

地衣的形态

按生长型,地衣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:

1、壳状地衣:地衣体是一种具有色彩的多种多样的壳状物,菌丝与基质紧密相连,有的菌丝还伸入基质中。因此,地衣体与基质很难剥离。壳状地衣约占全部地衣的80%。如生活于岩石上的茶渍衣属(Lecanora)和生于树皮上的文字衣属(Graphis)。

2、叶状地衣:地衣体扁平,有背腹之分,呈叶片状,四周有瓣状裂片,下方(腹面)以假根或脐固着在基物上,易与基质剥离。如生活在草地上的地卷衣属(Peltigera)、脐衣属(Umbilicaria)和生在岩石或树皮上的梅衣属(Parmelia)(如图)。

3、枝状地衣:地衣体直立或下垂,呈树枝状或柱状,多数具分枝,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。如直立地上的石蕊属(Cladonia)和悬垂分枝,生于云杉、铁杉、冷杉树枝上的松萝属(Usnea)等。(如图)枝状地衣的生长速度比壳状、叶状地衣快很多。大量的花松萝属地衣悬在树上,会导致树木的死亡。(另据报道:松萝地衣是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,由于滇金丝猴食物单一,灭绝的可能很大。

地衣的构造

将地衣体横切,可看到其内部构造:

内部一般可分为上皮层、藻胞层、髓层和下皮层。上皮层和下皮层均由致密交织的菌丝构成。根据藻类细胞在地衣体内部的分布情况,通常在结构上,将地衣分为2种类型:

1、 异层地衣:藻类细胞聚集在上皮层之下,形成1层明显的藻胞层。髓层介于藻胞层和下皮层之间,由一些疏松的菌丝构成。髓层中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藻细胞。这样的构造称为“异层地衣。梅衣属(Parmelia)和蜈蚣衣属(Physcia)。

2、 同层地衣:在横切面上,上皮层之下没有明显的单独的藻胞层结构,藻细胞在髓层菌丝中均匀地分布。这样的构造称为“同层地衣”。如猫耳衣属(Leptogium)。

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。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,壳状地衣无下皮层,髓层与基质直接相连。枝状地衣为异层地衣。而内部构造呈辐射式,外皮层致密,很薄的藻胞层包围中轴型的髓层,或髓层为中空的。

一些地衣体有多种色彩,主要是由构成上皮层的菌丝细胞中含有大量橙色、黄色或其他色素而形成的。

复合有机体

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组合在一起共生的复合有机体,是没有根茎叶分化,结构简单的、多年生的原植体植

物。由于藻类和菌类之间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成为1个单独的固定有机体类群。使其既不同于一般真菌,也不同于一般藻类。而具有独特的形态、结构、生理和遗传等特征。它们是植物多年发展演化的结果。因此,把地衣当作一个独立的门看待。本门全世界约500多属,25000余种。

构成地衣的藻类:主要是蓝藻和绿藻。蓝藻主要是念珠藻属,绿藻主要是共球藻属。

构成地衣的真菌:大多数是子囊菌,少数是担子菌。构成地衣的真菌在许多生理特性方面都不同于一般真菌,特称为“地衣型真菌”。真菌在地衣体构造上占主要部分。地衣原植体的形态几乎完全是由共生的真菌决定的。藻类分布在地衣植物的内部,形成一层藻胞或若干团藻胞或分散在菌丝中。

藻、菌共生的关系是: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地衣植物体制造有机养分,而菌丝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,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,并使藻细胞保持一定湿度,不致干死。这样构成了地衣的藻菌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。但有人做过试验,将地衣植物体中的藻类和真菌分开培养,发现藻类可以生活很长时间,而真菌被饿死。说明真菌不能单独生活,地衣体中的真菌必须依靠藻类生活。这是因为,真菌长期与藻类共生以后,自身细胞在产生生活物质或酶等方面已发生了变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