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 > 

鹿角蕨

2016-11-07 17:31:04 | 来源: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官网 | 责任编辑: 吕依依

形态特征

鹿角蕨为附生植物,根状茎肉质,短而横卧,密被鳞片;鳞片淡棕色或灰白色,中间深褐色,坚硬,线形,长10毫米,宽4毫米。叶2列,二型;基生不育叶 (腐殖叶) 宿存,厚革质,下部肉质,厚达1厘米,上部薄,直立,无柄,贴生于树干上,长达40厘米,长宽近相等,先端截形,不整齐,3-5次叉裂,裂片近等长,圆钝或尖头,全缘,主脉两面隆起,叶脉不明显,两面疏被星状毛,初时绿色,不久枯萎,褐色。正常能育叶常成对生长,下垂,灰绿色,长25-70厘米。

分裂成不等大的3枚主裂片,基部楔形,下延,近无柄,内侧裂片最大,多次分叉成狭裂片,中裂片较小,两者都能育,外侧裂片最小,不育,裂片全缘,通体被灰白色星状毛,叶脉粗而突出。孢子囊散生于主裂片第一次分叉的凹缺处以下,不到基部,初时绿色,后变黄色;隔丝灰白色,星状毛。孢子绿色。

产地生境

产云南西南部盈江县那邦坝,海拔210-950米山地雨林中。缅甸、印度东北部、泰国和也有分布。

生长习性

鹿角蕨又名鹿角羊齿,喜温暖阴湿环境,怕强光直射,以散射光为好,冬季温度不低于5℃,土壤以疏松的腐叶土为宜。具世代交替现象,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行独立生活。

分布区为热带季风气候,炎热多雨。年平均温22.6℃,1月平均温15--17℃,极端最低温不低于5℃,极端最高温39.5℃;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,相对湿度不低于80%。常附生在以毛麻楝、楹树、垂枝榕等为主体的季雨林树干和枝条上,也可附生在林缘、疏林的树干或枯立木上。
鹿角蕨以腐殖叶聚积落叶、尘土等物质作营养。雨季开始,在短茎顶端上长出新的腐殖叶及能育叶各2片。上一年的腐殖叶在当年就枯萎腐烂,而能育叶至第二年春季才逐渐干枯脱落。

夏季生长旺盛期需多喷水,保持高湿度环境。盆栽或吊盆栽培均放半阴处,避免强光暴晒,每旬喷施肥水1次。每年春季需补充腐叶土和苔藓。冬季低温时,应少浇水,当鹿角蕨的营养叶生长过密时,结合分株繁殖加以调整。在中国,一般采用分生繁殖法,对该种的孢子繁殖尚无经验。栽培时予以附生基质及湿雾条件,并参照本属其它种的栽培法。

主要价值

鹿角蕨是观赏蕨中姿态最奇特的一种,别致逗人。也是室内观叶植物中珍贵稀有的精品。在欧美的公园、植物园、商店和居室窗台装饰和布置十分流行。如将鹿角蕨作吊盆批量生产,不仅给生活带来乐趣,还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。

应用:它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,若将鹿角蕨贴于古老枯树或吊盆,点缀书房、客厅和窗台,更添自然景趣。欧美栽培较为普遍,虽然生产量比不上观花盆栽植物,但管理方便,观赏期长,具有一定优势。中国鹿角蕨开始进入开发阶段,其盆栽生产的前景十分广阔

<  1  2  


0